close

春節北台灣的天氣仍是持續低溫、陰雨綿綿的天氣。
但幾天的連續假期總不能因為這樣的壞天氣被關在家裡,
反骨的我堅持拉著白董和妹子一起出門走走,
只是,連續假期不管天氣是好或壞,臨近暖暖的各處景點就像是九份、基隆廟口....等,
擁擠的人潮依就把狹窄的巷弄擠得水洩不通。
東北角海岸也因天氣的關係,無法細細的、慢慢的欣賞岩岸的風景。
所幸,在北台灣的金山還有一處適合戶外踏青且能欣賞雕塑藝術的好去處─
「朱銘美術館」
到了金山後前往美術館的路並不寬敞,取代而之的是一條經過鄉野田園的小徑,
通過小徑,接著是蜿蜒而上的山間小路,其中還會經過幾戶山間人家。
朱銘美術館並不像其他較知名的美術館座落在主要大道旁,
若非我們堅持往前進,的確會懷疑一路上的路標是不是有錯,車上的導航是不是又擺了一次烏龍。
時正農曆大年初一,很少有美術館在農曆年的第一天當大家都還在休息的時候開館,
而他正是其中一個。
終於,到了朱銘美術館。
美術館外停車場上的車輛並不多,或許是因為天氣的緣故,
很少有人還會冒著寒冬細雨前來,
不過,這樣最好,我就是喜歡人不多,正好能去掉擁擠嘈雜也能慢慢的欣賞大師的作品。

從美術館的大門進去後面對的就是她的購票處與服務台,
在服務台的兩側則是有關於美術館的紀念品商店,
再往館內走去,則是美術館餐廳,餐廳外正張貼著小朋友們參觀美術館後的感想畫。

美術館占地廣大,若要仔細的欣賞每個作品之美,走完全館也得花去半天以上的時間。
所以館內則有三處不同風格的餐廳可作休憩用餐,在欣賞藝術之餘,還能祭祭自己的五臟廟。

美術館入口長廊處,則是朱銘先生以拼貼的方式呈現出男女老少的人間縮影。
簡單粗略的線條,加上不同布料或紙張的拼貼,充分的表現出每個人物的神情與姿態。
一看到這作品,就很想讓妹子也來玩玩這樣以布料或是紙張隨意拼貼的創作,應該會很有趣。

是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創作中相當重要的呈現方式,
立體派、達達藝術、超現實主義等藝術流派均大量使用此法,
目的在於表現作品本身即為「真實」,不再製造虛擬的幻象,這種創作強調材質,
將「真實」或「非藝術性的東西」引入作品,宣告「藝術與生活」相互滲透。
(引自:朱銘美術館官網)


在館內還有針對兒童所設的藝術互動區,
摸摸看、猜猜看,木箱裡的東西是甚麼?是軟軟的?硬硬的?粗粗的?還是滑滑的?
藉由這樣的觸摸方式,讓孩子了解朱銘爺爺用來雕塑的媒材有哪些,
對每項作品有基本的認知,孩子也能從作品的外觀來分辨該作品是以哪種材質雕塑成的。

例如要展現出在運動場上體操選手們充滿力與美的柔軟體態與肌肉線條的時候,
以甚麼樣的媒材來雕塑才能符合這樣的要求?
朱銘先生所選擇的則是海綿加麻繩的結合,然後再翻製成青銅。
將麻繩繫於海綿上,便能展現出肌肉上的線條,
而海綿的柔軟正好可呈現出運動員運動時優雅有力的體態。
這樣的組合也讓我想要應用在幼兒美術上,如果是海綿纏上細鋁線,
應該也能讓孩子輕鬆塑形成人形或是動物的形狀,
這樣好玩的技法是應該試上一試。
所以,藝術無邊界,
生活中眼睛所及的萬物都可是藝術的媒材之一。
每每看過任何一個藝術展覽後,
都會對這些藝術家發想的創意而驚嘆,
"他們怎麼這麼厲害?他們是怎麼想到這樣絕妙的點子?
他們又怎麼會拿這樣的東西來表達自己的作品?
他們如何用簡單的線條來揣摩出人的心境與神情?"
我想,這就是藝術家們與平凡人的差別吧!~

小腳丫律動教室
小腳ㄚ律動教室是專為發展跨領域藝術課程與活動所打造的兒童空間,
館方會不定期的安排兒童的律動課程,讓孩子的身體感知動起來。
而每年參加"兒童雕塑營"的小朋友們也可在律動教室二樓的木質地板宿舍中休息。
但因我們是春節去的關係,當天的小腳丫律動教室並沒有開放只好路過,下次再來囉!~

人間系列~三軍
朱銘先生的三軍主要是以現代陸海空三軍及抗日部隊為主題的雕塑作品,
底下圖片就是三軍中的抗日部隊。
八年對日抗戰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路,
這些抗日英雄們暫別在家等候的妻兒家人們,踏上這條不知何時歸來的旅程,
從雕像裡,可以看到戰士們戰勝時的驕傲歡欣的神情,
但也看到他們戰敗時的無助與迷惘。
不知目的地,看不到明天的未來,即使身心已疲憊不堪,仍是得跟著部隊往前行。

強硬的不鏽鋼透過強力的壓、彎、纏、折,也能表達出人之間的細膩情感。


人間系列~三軍
走出弟一展覽館後,眼前會出現一個看起來像似綠色碉堡的建築物,
牆壁上還印有各種顏色的軍人圖案,
在碉堡的兩側各有一個小門,打開小門進去後,則是朱銘先生創作三軍系列的縮小模型。
此外,在一旁的螢幕上還播出朱銘先生創作三軍時,以電動鋸刀劃開寶麗龍的模樣。
將作品以寶麗龍雕刻模型後,再翻製成青銅,
如此一來,不用再受作品尺寸的限制,也能保有雕刻時的紋路,呈現作品的最佳樣貌。

當初為了創作大型雕刻作品,礙於巨大的木材不容易尋獲,
且創作中往往又會因木材的紋路、走向影響到作品的效果,
因而開發出以保麗龍雕刻再翻製成銅的方法,
一來可以不受尺寸所限,二來切鋸過後的痕跡彷若木痕,符合朱銘希望達到的效果。
(引自:朱銘美術館官網)


聞名全世界的~「太極系列」
簡單粗懭的線條,大塊面積的處理,增加了作品的軆感,
呈現太極穩重,卻又以柔克剛,柔中帶剛的一面。

走到這一區,我試著問妹子說,
「妹!~~妳知道這些是甚麼嗎?」我想,小朋友應該都看不太懂藝術這東西(當然,有時候我也看不太懂!~呵)
所以我這一句話應該是問也是白問,猜想她會回答"不知道!"
結果妹子轉過頭來,張著大眼睛皺著眉頭說,「媽媽~~你看不出來嗎?這些是人啊!」
真是!居然對她媽媽有這樣的疑問,還反問我咧!~
接著我又不放棄的問,「那妳知道他們在做甚麼嗎?」
她一臉不以為然的說,「在跳舞啊!~」
然後她邊看雕塑,邊跟著作出相同的姿勢。
或許她說的沒錯,在小朋友的眼裡,「武功」就像是「舞蹈」,
有單人舞也有雙人舞,一樣包含了力與美,
難怪她會說他們在「跳舞」。
原來!~~~她~「大致上」懂得朱銘先生的作品啊!~

大家一定都看過的「太極系列」~~單鞭下勢

朱銘先生的人間系列作品融入生活,也讓人融入他的作品,
作品中的人物讓人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彷彿他們就曾經出現在我們身邊,和我們擦肩而過。



走出第一展覽室往兒童藝術中心的步道上,畫有75*75公分大的正方格,
旁邊還有投下10元就拿到一盒粉筆和刷子的販賣機,
這裡就是可以讓大人小孩自由創作的"親子塗鴉區"。
雖然是下雨濕漉漉的天氣,
粉筆在濕濕的柏油路上還是能達到他的功效,只是色彩暗了些罷了,
妹子她也畫的很開心!~

不喜歡溼答答的下雨天,
妹子堅持在我們三個人的頭頂上各自畫了三個太陽,
祈求天氣趕快放晴。

人間系列~「第三代」
珍惜家庭和樂的朱銘先生,也將其對子孫的關愛與期待表現在他的作品上。

朱銘先生認為,藝術若要延續,就必須往下紮根,
散播種子就從未來的主人翁開始,
因此特地在園區中設立了這所以兒童為主的「兒童藝術中心」。
除了有針對兒童的展覽外,還安排了各種學習課程與雕塑營等讓孩子們參與體驗。




朱銘先生認為~~
「藝術不是學習,藝術是修行;想種活藝術的種子,要修行。」
「縱手放意、無心而得」的渾然忘我與自然天成。
「所謂『無心』,就是沒有經過思考,這是我的主張,在創作中,不必想也不可以想!
不必想,會維護創作的單純性,因為它直截了當;
不可想,則堅守了創作的嚴肅性,因為它不變質。」
(引自:朱銘美術館官網)
而兒童畫不就是像朱銘先生所說的「縱手放意、無心而得」嗎?
孩子們常常不假思索,將眼睛所看、心裡所感,以簡單的線條筆畫畫出來,這不就是最真的藝術嗎?




這一趟朱銘美術館之旅,讓我受益良多,
見識到享譽國際的「太極」如此的氣勢磅礡,表意重氣,
「人間」在堅硬的青銅底下,卻又把世間百態、精神態度表現得如此淋漓盡致,
每個作品、每個人物都帶著豐富的情感,不需要複雜多餘的線條就能感受的到。
的確不虛此行,
期望下次的好天氣,能再來一趟讓人有感而發的藝術之旅。
朱銘美術館
地址:20842新北市金山區西勢湖2號
TEL 886-2-24989940
網址:http://www.juming.org.tw/
參觀資訊:(交通、接駁車、開放時間、門票資訊...等)
請參照:
http://www.juming.org.tw/opencms/juming/visit/traffic.jsp?ts=1331476456254&info1=3&info2=1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