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剛開始幫貼紙護貝,是在滾姐的巧連智雜誌中有本另外針對數學邏輯的貼紙書上,
認為這些"寓教於樂"的貼紙書,除了玩簡單的數理邏輯外,還能訓練手眼協調和小肌肉發展,
若只能貼一次、玩一次豈不很可惜,
所以當時都會把貼紙撕下護貝,然後在貼紙書上和護貝貼紙的背面分別貼上公母魔鬼氈,
如此一來,就是本可重複使用的貼紙書了!
但問題來了!
有些貼紙書上(尤其是英文遊戲貼紙書)常常會有提示字,
最剛開始幫貼紙護貝,是在滾姐的巧連智雜誌中有本另外針對數學邏輯的貼紙書上,
認為這些"寓教於樂"的貼紙書,除了玩簡單的數理邏輯外,還能訓練手眼協調和小肌肉發展,
若只能貼一次、玩一次豈不很可惜,
所以當時都會把貼紙撕下護貝,然後在貼紙書上和護貝貼紙的背面分別貼上公母魔鬼氈,
如此一來,就是本可重複使用的貼紙書了!
但問題來了!
有些貼紙書上(尤其是英文遊戲貼紙書)常常會有提示字,
瓶蓋,這種東西真的很好用!
除了拿來當玩具疊疊樂,妹子還會把他當成扮家家酒的材料。
數量一多,還可拿來當成數數或英文字母和注音符號的教具,
像雞精和鮮奶瓶的蓋子較大,可用的面積也比較大,
所以用來作較大圖型的翻翻樂剛剛好!
十元商店裡通常會邁一大張有關動物、符號或國旗等一大張的貼紙,
只要買兩張相同的大貼紙,然後將貼紙貼在瓶蓋裡,
因有媽咪們陸續詢問關於"大創的透明色紙"
今天滾媽特地把它找出來,讓它以"真面目"見人~~
傳說中的"它"~就是長這個樣子滴,就一般的色紙大小。
包裝上的產品名稱是"折紙",被擺放在文具區。
目標:1.讓孩子更清楚的認識五官與位置
2.了解臉部的各種表情,如喜、怒、哀、樂等
製作各種幾何圖形的臉型,如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橢圓形及五邊形的臉型輪廓,讓孩子體會到每個人的臉型
保齡球~~相信大人小孩都愛
哇~~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玩的遊戲喔!
滾妹玩這個都可以玩好久咧!
邊玩邊學會認數字、數數字,完完全全就是從玩樂中學習。
是滾媽最近最得意也最推薦的教具遊戲喔!
目的:透過玻璃紙去認識色彩三原色(紅黃藍)的組合變化。
(感謝熊熊媽媽提供構想來源)
材料:瓦楞塑膠板、紅黃藍玻璃紙
步驟一
滾妹還是baby的時候,就很喜歡玩濕紙巾的蓋子,一開一關的她覺得很有趣。
我也覺得這個蓋子好像可以拿來作些啥東西....於是就開始收集了起來(剛開始沒想到....都丟了!...唉~~殘念~)
材料:一個厚紙板(有點厚度較好支撐)、A3資料袋、濕紙巾蓋子數個
步驟一:
這個玩法很簡單
就是列印1~10的數字,將它們個別護背後貼在地上就可以囉!
讓孩子們順著1~10的數子往前跳,好玩有趣還可以認數子喔!
延伸:還記得小時候的跳格子嗎?之後也可以將它貼成跳格子的形式,以各種跳格子的玩法讓孩子去試試, 如:單腳跳單數、雙腳跳雙數或是先跳單數去、再跳雙數回....等等。
這項教具一點都不費工喔!利用家裡現成的材料就可以做了!
滾妹想到就自己拿彈珠及工具來玩,只是有時候會"偷吃步"
乾脆用手拿還比較快,再不然就整個倒出來,讓彈珠自己滾到洞裡,
如果寶寶們也是這樣的話,媽媽們也不需制止喔!
這是寶寶們練習自己思考的時候,小孩們總愛在玩樂中學習嘛!
目的:幼兒訓練手眼協調、小肌肉動作,以及一對一的概念。
工具:數顆彈珠、湯匙、小盤、調色盤或製冰盒
目的:1.認識顏色與名稱,並能說出顏色名稱。
2.訓練手眼協調,能將顏色配對。
材料:多種顏色的美術紙、剪刀、護貝膠膜
教具作法:
1.在一張空白的紙上描下寶貝的小手掌,描好後將它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