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為平埔族竹塹社屯懇地的湖口,昔日的舊稱為「大湖口」或「大窩口」。
清朝乾隆時期漢人來此開墾,之後便成了貨物的集散地,
直至光緒十九年,因劉銘傳鋪設的鐵路至此,設有「大湖口火車站房」而日漸繁榮。
到日治時期也逐漸整建為今日的風貌,但後因鐵路路線調整的關係,
老湖口也因此而衰退沒落。

想不到小小的老街裡隱藏了一間戲院,
原本是日治時期的郵便局,
光復後責整修為一間半露天電影院。

這是2011年一月時所拍的照片,當時的太陽耀眼,氣溫卻是寒冷,
妹子的穿著就像是一顆被包的緊緊的肉粽般,
和今日PO文熱的要命的天氣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天氣冷到連貓咪們都故意到太陽底下曬曬日光浴呢!~~

「爰得其所」、「近水樓台先得月」
老街中,常見於屋主將自己的心境以簡單的文字裝飾於牌樓之上。

老湖口天主堂就是昔日舊火車站的位址,
但因教徒日漸減少,在1993年停止活動而閒置。
但因地方人士的推廣下,改建為今日的文物館。

仍維持天主堂原始的外貌。

有著濃濃客家味的天主堂。

此次媽寶班戶外教學的地點 ~「豆之味豆腐坊」

豆腐坊裡擺放著各類的豆製品,因味特別強調"有機"、"天然",豆製品的價格還不便宜!~

在媽寶們進入店家前,工作人員早已在桌上備好製作豆腐的相關器具。

做豆腐之前,先來上個有關 "黃豆 "的相關知識,並開始介紹豆腐的製作流程。

製作豆腐必備之 黃豆、鹽滷石膏,摸摸看、嚐一嚐。
鹽滷的味道還真苦,妹子嚐了一小口後,馬上急著找水喝來簌簌口。

開始做豆腐囉!~
在模具中鋪好紗布,呵呵呵!~~一張簡單的紗布,五個人七手八腳的終於鋪好了!~

再將剛煮好的豆腐花舀進豆腐模中,
裝進模具的豆腐花,馬上就出水了!~~

然後在幫豆腐蓋上棉被囉!~~免得他著涼了!~~
孩子們摸著蓋上棉被的豆腐說,他有點燙耶!~~我們來幫它吹涼吧!~
於是三個小朋友拼命的在幫豆腐吹氣呢!~~

豆腐疊疊樂囉!~~
師傅將各桌的豆腐相疊,藉著重量壓去豆腐花中的水分。
隔一段時間還得上下互換,這樣受力才能平均。

為了增加重量,師傅還在頂上壓了一個小石磨,
他還隨手拿了一個小盆栽放在石磨上說,"這樣比較美啦!~~"

在等待豆腐出水的時間,師傅還教小朋友們自己做豆花。
師傅說,豆花會不會成功,在於倒入豆漿的速度夠不夠快,
如果速度太慢,或倒的高度太高,豆花就很難成形,提高失敗率喔!~

靜置中~~~~~~~~~
師傅說,不能搖晃它,否則就不容易成形喔!~~


妹子吃了豆花後的表情有點尷尬,勉強的吃了兩三口後,
就把碗推給滾媽說,"媽媽!~~給妳吃吧!~~"
唉!~~可見豆花不合她姑娘的胃口啊!~

等待已久的豆腐要開獎囉!~~
包著棉被的豆腐還看不出他的成功好壞。

我的天啊!~~我們的豆腐怎麼皺乘這副德性啊!~
那這樣到底成功沒有呢?

師傅說,"別急!~~這是豆腐的背面,要轉個身才能看出這塊豆腐美不美!~~"
只見師傅手腳俐落的讓豆腐模翻了個觔斗。

哇嗚!~~~~今日豆腐大成功喔!~~美美美!~

削掉旁邊不整齊的地方,讓豆腐整體看來更美觀。
當然去掉的豆腐可不能浪費,直接就拿來吃囉!~~

沾上醬油膏,更是人間美味呢!~~
看看小朋友們吃的模樣就知道有多好吃了!~~


在我們製作豆腐的過程中,剛好碰上三立台灣台「用心看台灣」的節目錄影。
第一次見到攝影機的媽寶們都覺得格外的新鮮,
寶寶們是一臉好奇的望著他們,搞不清楚這些人到底在做甚麼?
而媽媽們則擔心自己得不得體、上不上相,
遇到鏡頭則是能避則避、能閃則閃。
我們的波妞和波妞媽、滾妹和滾媽都"很榮幸"的被訪問到喔!~~
不過可惜的是,我們都錯過了播出時間,
所以並沒有看到我們在電視中的表現好不好!~~
但也算是一個難得的寶貴經驗啦!~~


湖口老街~豆之味豆腐坊
地址:新竹縣湖口老街240號
電話:03-5902025
網址:http://www.soyaway.com.tw/_preview/index.html
豆腐DIY
時間:約90分鐘
費用:每人250元 (含材料、器具、豆花品嚐及豆腐成品)
報名限制:限受理12人以上團體 (預約制)
豆花DIY
時間:約30分鐘
費用:每人100元 (含材料、器具、豆花品嚐)
報名限制:限受理12人以上團體 (預約制)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