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逐漸長大的妹子,對大人們所做的事都感到好奇。
我在廚房準備晚餐時,她總是會拿著小板凳到廚房的水槽旁,
看著我洗菜、切菜,還會踮高腳尖、拉長脖子看看我用鍋鏟在鍋子裡翻攪的是甚麼東西。
看了幾次後,她開始伸出她的小手往浸在水槽的蔬菜撈啊撈的!~
她說,"媽媽!~我想幫你洗菜!~"
我也二話不說地應了聲"好"!~隨後就示範洗菜的方法。
姑且不論姑娘她洗的乾不乾淨(反正我都還要瞞著她再把菜重洗一遍),
只是面對躍躍欲試的她,
我並不打算澆熄她那出於好奇好玩的嘗試。
所以只要有充分的準備時間,我都會請妹子來幫我洗米、洗菜,
因為這也是她自行探索學習的一部份,我想我不應該剝奪,而是給予學習的空間與機會。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讓孩子來做這些事情太麻煩了!~~
他們動作慢,還需要大人再從做一遍善後,乾脆自己做來的快速實在,
不瞞你說,雖然有時我也會有相同的想法。
但後來想想,小朋友很多事坐起來都並非像大人那樣俐落乾脆,
他們都需要時間來反覆的練習,
不給他們時間,又怎能期待他們做得來、學得會,
所以趕時間的,往往都是大人,
大人們若能讓自己的時間更從容,給予孩子充分的學習時間,
我想,他們從家事裡學到的,應該比我們想像中的多!~
而現在只要她主動要求做的家事,我一向都給予支持。
看她拿著比她還高的吸塵器,一副認真的模樣,便讓她用自己的方法吸完整個客廳,
雖然有些角落的部分仍是帶點頭髮灰塵,但整體而言是還可以被接受的。
拖地也是一樣,通常都是她一枝拖把,我也一支拖把,
即使有時會因地板濕滑而跌了一跤,卻絲毫也不減她可以幫忙做家事的樂趣。
隨著她的成長,能參與的家事也變多了!~~
擦桌子、晾衣服、倒垃圾、鋪垃圾袋等等,只要她能做的,我都會請她幫忙,
趁著她現在"很樂意"當一位生活小幫手的時候,
慢慢養成她負責做家事的習慣,
讓她知道,"家"是需要家人共同的維持,而非單純是由父母來支撐,
當然家事也是家人須共同分擔的責任。
關於家事,
就我對小時候的記憶而言,發現我會做的家事可還不少。
這或許是因為我有一個對家是很要求的阿嬤訓練來的吧!~
阿嬤是一個對自己很嚴謹的人,尤其是對家事而言。
她覺得地板每天都會踩踏,家裡的人又喜歡打著赤腳在光滑的大理石磚上走,
所以她每天都會以手拿著抹布,雙腳跪在地上的方式,從三樓擦到一樓,
擔心老人家彎腰長跪太辛苦,幫她買了把好用的拖把,
結果這拖把卻被她拱在一邊,她說,地板就是要跪在地上用手擦,才會擦得乾淨。
所以小時候,我是這麼被訓練擦地板的。
阿嬤對洗碗也很挑剔,不管是鍋碗瓢盆,
裡裡外外上上下下,不容有一絲絲的汙垢或痕跡。
還記得有一次我洗完碗後,她老人家走了過來,摸摸每個碗的碗底,
幾乎每個碗都被指名說不夠乾淨,需要再重洗一遍。
她也希望不論是煮完飯,或是洗完碗後,整個廚房的流理台和地面都要保持乾淨整潔,
而我也照樣保留了我阿嬤的模式對待我家的廚房。
只是阿嬤從小就有"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
她會在我很小的時候,要求我做家裡的每一件事,
當然洗碗、拖地是一定要做的,她還會教我如何打毛線、縫衣服,
甚至要求我在我母親煮飯的時候,一定要在旁邊觀看學烹飪,
這樣在將來才能當一個盡職的人妻。
我不能說她的觀念是錯的,只是時代不一樣罷了!~
但我還是感激她對我小時候的家事訓練,
讓我在離家出外求學的日子裡,不至於成為所謂的"生活白癡"。
家事,看來瑣碎不起眼,但不起眼中卻隱藏了大大的學問,
也讓孩子學著為家庭付出,為自己盡責,
所以,"家事"何嘗不是學習成長的一部份呢??
滾妹在兩歲八個月的時候,要求我讓她洗碗!~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