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到晴朗好天氣的假日總想外出走走,
即使回婆家或娘家,也會到鄰近的景點晃晃。
這次回台中,想說時間還早、天氣很好,
就帶著妹子往市區的公園繞一繞、玩一玩。
"英才兒童公園"~~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
公園裡應有的設施它都具備了,
對於大小童的體能遊樂設施來說,算是一個很豐富的公園了。
公園的遊樂設施大致上可分為大童、小童兩區。
小童區則主要以學齡前兒童為主,
下圖則是小童區的攀爬架,
妹子爬到中間後,有些緊張害怕,一度不知道手要怎麼抓,腳要擺哪裡,
在原地唉了兩三聲後,還是給她爬上去了。

公園裡的小木屋~

各式各樣的攀爬架,訓練大小童的攀爬與平衡能力,剛好符合滾媽的需求,
感統老師說,妹子的手臂力量不夠,專注力也須加強,
這樣的設施剛好可以訓練她。

小童區的碉堡周圍,有一個個小窟窿,可讓小朋友像攀岩的形式爬上頂端,
只是,從碉堡下來的溜滑梯有點陡,
小小童若要溜下來,還是有大人陪同會比較好。

這是甚麼?函管嗎?anyway~
三根粗大的函管,就像是小孩子們的秘密基地般,很適合玩躲貓貓或鬼抓人的遊戲。
下雨天,躲在裡面也不錯!~呵!~

適合小童的遊樂區

小童區還有一個大沙坑,沙坑裡的沙就像是海沙,質地較細,很適合堆沙堡。

小童區的部分,妹子算是較常玩了,所以玩了一陣子後,姑娘她就想換別的地方了。

接下來~就是稍有難度的大童區。
大童區主要是結合泥作與木作的遊樂設施,
高度與難度都比小童區來的難些,
但是,4-6歲的小童在大人的陪同下,也是可以挑戰看看的。


木製吊橋會有點晃,但基本上都是安全的。

即使安全,搖搖晃晃的感覺還是讓妹子很不安,
執意要滾爸牽著手走過去。
同時還有一個與妹子年紀相仿的小男生,也獨自上來挑戰吊橋,
只不過他不是"走"過去,而是用"坐"的,
瞧他雙手扶著欄杆,用屁股慢慢的往前滑,模樣很有趣,但他真的很勇敢。

爬梯很高,滾媽往下看都有些腳軟的感覺,不適合小童。
溜滑梯還是有點陡。

另一個適合玩躲貓貓的地方。
小小孩在裡面可說是來去自如啊!~
我想!~大人進去應該會被卡住吧!~

以前國小必備的"格子型攀爬架"
很適合玩鬼抓人、紅綠燈等遊戲。

看妹子爬上爬下、鑽來鑽去的,一副輕鬆自如的樣子。

梅花樁~~來練個少林功夫吧!~~

梅花樁忽高忽低,忽遠忽近,剛好可以訓練妹子思考路徑與平衡感。
但遇到距離太遠或太高的梅花樁,姑娘她乾脆下來直接用走的過去,這樣省時也省力。

另一個"好大~好大~真的好大"的白色沙坑,
這裡的沙是標準沙,較不易髒,
小孩們玩上一整天的沙也OK!~

各種攀爬架

原本以為公園的一旁有一群不良少年聚集,
仔細一看,發現他們一會兒在公園的矮牆上翻上翻下,
一下子又跑到設施跳上跳下,
在我們眼裡,算是相當驚險的動作,
原來,他們做的正是"極限運動"的一種,
我們在哪裡觀賞了好一陣子,妹子還以為他們是在表演咧!

公園一景




呵!~正在"練功"的妹妹!~

還是坐下來休息好了!~

台中英才兒童公園
如何前往
開車:由中港交流道下高速公路,直行中港路遇民權路左轉,至英才路交叉口即是。
搭車:台中客運135線,仁友客運22、37、45、125線可以抵達。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