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個星期的媽寶班輪到滾媽上課,



要上課的東西也早在前一天準備好了。



母女倆吃完滾爸買的愛心早餐後,拎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正準備搭電梯出門。



就在電梯開門的時候,滾媽忽然想到"啊!~~手機忘記拿了!~"



於是又馬上衝進屋裡拿手機後趕緊趕搭電梯。



然而就在電梯快達地下一樓的同時,



滾媽又想到"啊呀!~~忘了帶相機"(沒有相機怎麼拍照啊!~還是我的課耶!~)



所以我又把電梯按回樓上。



好不容易把所有的東西都帶齊了!~跟滾妹又再一次的搭電梯下樓!~





此時,身旁的滾妹語重心長的說了一句話



"媽媽!~妳這樣上上下下的按電梯,會不會很浪費電啊?"



聽完這句話,有如當頭棒喝的狠狠的敲在我頭上,



只好勉強微笑的對妹子說"會啊!~這樣是很浪費電!~"





這時候,妹子皺起眉頭說



"對啊!~很浪費電~叔叔已經把電梯給修理好了耶!~~妳不要再這樣亂按



上上下下的~等一下電梯壞掉了~就沒有電梯坐囉!~不要再亂按了!~我跟妳講!~"



臉上三條線的我帶著有點羞愧又不好意思的說



"是~是~這次媽媽剛好東西忘了帶~下次就不會這樣了~好不好?"





滾妹垂下嘴角嚴肅的說"好啦!~~下次別再這樣了~知道嗎?"







小孩們的童言童語,聽在大人的耳裡是這麼的有趣、天真,



但在他們小小的心靈裡,卻有一套屬於他們的特有邏輯。



他們會把日常所看到的、聽到的概括全收,



包括大人之間的相處模式、大人對小孩說話的語氣詞彙以及小孩對小孩間的相處模式與經驗等



都在他們小小的腦子裡加以同化,



等著哪天遇到相同的情境問題時,就會把曾經同化在腦子的東西藉以行為或語言表達出來。



在滾妹說出這一番話的同時,我也為她的表達能力感到驚訝,



她會對我提出問題(也就是故意挖個陷阱讓我跳),然後再針對這樣的行為加以批判,



說到最後,讓我差點無地自容。(真是高招啊!~~~)





但後來仔細想想,她說的這些話不就是我們常常對她說的嗎?



"妹妹~電燈開關不要這樣按來按去,亂按,電燈會壞掉!~"



"電視不要開開關關,電視會壞掉喔!~這樣就沒有電視可以看了~"



所以今天她只是用我們日常對她說的話,再用在我身上罷了。





也就是這樣,滾爸滾媽常從她口中聽出"驚人之語",



然而這些"驚人之語"有時也會以負面的方式呈現。



有一次,滾妹因為積木怎麼堆都堆不好,於是對著積木說了聲"shit!"



滾媽心想"慘了!~~她把我和滾爸的慣用語給學去了~"



所以滾爸滾媽就有了共識,盡量要求自己別在孩子面前使用大人的"慣用語"



深怕滾妹下次又有啥"驚人之語"出現。







孩子就像是父母的鏡子般,從孩子的言語行為中往往反應著父母的行為說話模式,



所以孩子的"照單全收",大人們更要謹言慎行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